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,脱贫攻坚是一项意义深远、彪炳史册的伟大事业。它不仅让亿万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,也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脱贫攻坚期的历史意义
脱贫攻坚期从 2012 年开始,到 2020 年结束。在这 8 年间,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解决了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。截至 2020 年,中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,12.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。
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伟大跨越。在脱贫攻坚之前,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。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,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,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质量有了根本性改善。
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脱贫攻坚不仅解决了贫困问题,也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。通过产业扶贫、基础设施建设、教育培训等措施,贫困地区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、基础设施完善、人力资本提升,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脱贫攻坚期的主要举措
为了实现脱贫攻坚目标,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。
精准扶贫:通过科学识别贫困人口,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,确保扶贫资源精准有效地分配到最需要的人群。
产业扶贫:发展壮大贫困地区的优势产业,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。例如,贵州的猕猴桃产业、四川的脱贫茶产业等,都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易地搬迁:针对居住在深山区、石漠化地区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,实施易地搬迁,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发展条件。
教育医疗扶贫: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,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。
基础设施建设扶贫:完善贫困地区的交通、水利、电力等基础设施,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。
脱贫攻坚期的典型案例
在脱贫攻坚期,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典型案例。
贵州毕节:过去,毕节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。经过脱贫攻坚,毕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全市 92.5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,贫困发生率从 27.1% 下降到 0.4%。
四川凉山:凉山是全国彝族人口最多的地区,也是深度贫困地区之一。近年来,凉山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如花椒、中药材等,带动了许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。截至 2020 年,凉山州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贫困发生率从 17.2% 下降到 0%。
河北阜平:阜平县是总书记担任县委书记的地方。在总书记的带领下,阜平大力发展苹果产业,同时实施易地搬迁、修建道路等措施,贫困人口实现了从无收入到有收入、从不温饱到温饱小康的跨越。
脱贫攻坚期的精神力量
脱贫攻坚的成功不仅在于物质扶持,更在于精神力量的激励。
党的坚强领导: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,全国上下形成了同心协力、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,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保证。
干部不畏艰险:驻村第一书记、扶贫干部等广大基层干部深入贫困一线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。
群众自力更生:贫困群众自强不息、苦干实干,发挥了主体作用。在党的扶贫政策和干部的大力帮助下,他们不等不靠,奋发图强,摆脱了贫困。
脱贫攻坚期的历史启示
脱贫攻坚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启示:
坚持党的领导: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胜利的根本保证。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才能统筹全局、集中力量,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。
精准扶贫:要坚持精准扶贫方略,因地制宜、因户施策,让扶贫措施真正惠及最需要的人群。
产业扶贫: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。要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,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。
易地搬迁:对于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,要实施易地搬迁,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发展条件。
精神激励: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,让无私奉献、自力更生的正能量在全社会蔚然成风。
脱贫攻坚期已经过去,但脱贫攻坚的成果要巩固好,脱贫攻坚的精神要传承好。我们要继续努力,推动乡村振兴,实现共同富裕,让所有中国人民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上一篇
下一篇